by JOJO
如果人類發展出一門學科,可以在人類整體層面上預測未來的走向,你會想知道人類的未來嗎?
艾薩克·阿西莫夫,生化學家和科幻作家,世界科幻三巨頭之一,著名的“機器人三定律”就是由他提出,如今已是現代機器人學的基石。
基地七部曲是阿西莫夫的代表作。小說從銀河紀元一萬兩千年開始講起,雖然此時的地球早已經卷入了歷史與神話的長河,不見蹤影,但母星文明留給了后人一筆巨額的財富——一個借助機器人開拓的橫跨整個銀河系的大帝國。然而隨著心理史學的逐步完善,其創始人哈里·謝頓卻發現,這個興盛了一萬多年的帝國即將迎來無可逆轉的衰敗,于是謝頓開啟了一盤棋局,這盤棋在時間與空間上的跨度之大、涉及的人物與事件之眾史無前例,謝頓期望以此挽人類文明之大廈于將傾。
雖然是在銀河的尺度上講述未來的故事,但不難看出作者寫作時的社會環境在小說中的投射,歸根結底還是在講人類社會,很多優秀的科幻作家都有這樣的現實主義私心,拷問與反思人性向來是科幻無可避免的主題之一,而科幻似乎對此具有天然的優勢,她能很自然地將人物置于極端的環境中去挖掘和暴露問題,如此一來,人性的異化就可以顯得異常觸目驚心,從而極大地促進受眾思考,而“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”的《三體》系列小說也是極佳的例證。